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8月18日公布了2025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,这份数据犹如一场全面的 “压力测试” 成绩单,直观展现了行业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运行态势与抗风险能力。从资产规模到信贷质量,从服务实体经济成效到风险抵补实力,各维度指标均传递出丰富信息。 阅读量:10720
2025年二季度末,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67.3万亿元,同比增长7.9%。其中,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204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4%,占比43.7%;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75.7万亿元,同比增长5%,占比16.2%。 阅读量:10574
6月18日,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,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,按全口径计算,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。未来,无论是单一主权货币还是少数几个主权货币作为国际主导货币,主权货币国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,强化国内财政纪律和金融监管,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。
2025年6月18日,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,宣布将在上海实施的八项政策举措。
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,金融领域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。2025 年6月18日,上海陆家嘴迎来了一场金融界的盛会 ——2025陆家嘴论坛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、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、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、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。论坛期间,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将发布若干重大金融政策。此次论坛主题紧扣时代脉搏,聚焦 “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”,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金融界精英齐聚一堂。其中,国内银行家们的密集扎堆尤为引人关注,他们将围绕多个关键议题展开深入探讨,为我国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。
6月17日,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25年5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,展现出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的平稳态势。这一稳定表现不仅反映了当前经济基本面的韧性,更为资本市场注入了积极的情绪价值,成为支撑其向上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日前,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5年5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。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5月外汇市场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。
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,2025年5月,银行结汇13861亿元人民币,售汇13051亿元人民币。2025年1-5月,银行累计结汇67235亿元人民币,累计售汇70867亿元人民币。
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。近日,中国工商银行在德国法兰克福和瑞士苏黎世两地成功举办“中国银行间市场公司客户熊猫债与绿色债券论坛”。近40家德国、瑞士等欧洲区域公司客户、全球投资机构和行业组织参与。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通过线上视频方式,对我国熊猫债和绿色债券市场进行推介。
中国与中亚是实现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路人。近年来,在中国-中亚机制推动下,中国和中亚合作快速发展、全面推进。中国工商银行自1993年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分支机构以来,持续深耕中亚市场,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中亚各国发展战略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对接,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-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金融力量。
人民币在全球货币市场信用不断攀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从汇率表现、国际合作、金融市场举措、企业行为以及与其他货币的联动关系等多个维度来看,人民币正逐步在全球货币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,未来有望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6月13日晚间,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披露定向增发 A 股股票的发行进展,建设银行则于5月末通过交易所审核,三家国有大行同步推进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计划。此次注资规模合计达2850亿元,系财政部通过特别国债实施的战略安排,旨在夯实资本基础、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。
6月11日,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(亚投行)总部举办媒体吹风会,副行长兼秘书长陆书泽透露,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将于6月24-26日在北京召开,预计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 3500 余名嘉宾将参会。
6月13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5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、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及增量统计数据报告。这些数据为我们观察银行信贷走向,洞悉当前金融形势与实体经济活力,提供了关键视角。透过数据深入剖析,有助于准确把握经济脉搏,预判未来信贷政策趋势。